• <var id="3e83h"></var>
  • <optgroup id="3e83h"></optgroup>
  • 網站地圖關于我們

    查看相冊 View Gallery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藝旅文化,未經授權不得二次轉載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張圖片
    封面圖片來源:知乎@張博宏

    如果你是一位熱愛探訪各種文物古跡的訪古愛好者,那么在參觀國內的古建筑時,一定會發現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古建筑景區中,都?吹筋愃朴谶@樣的介紹:

    “這座建筑全部采用木結構/榫卯結構,沒有使用一顆釘子”。

    不僅景區經常如此介紹,導游們也常常將“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視作能夠引起游客興趣的談資,甚至在一些較為嚴謹的科普場館、科普讀物中,也能見到類似的說法。

    然而,這樣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真的是正確的嗎?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張圖片
    應縣木塔,中國現存的遼代木塔

    其實,如果我們對古建筑的了解稍微深入一些,或者是現場觀摩過古建筑施工,就能明白這種說法是極為荒謬的。



    隨處可見的釘子


    一座典型的中國木構建筑,可以說渾身上下都能見到釘子的使用:固定椽子需要用椽釘、固定瓦片需要用瓦釘、固定博風板和懸魚惹草需要用釘子、門上需要用門釘將塊狀的木材拼合起來組成大門、子角梁于老角梁之間需要角梁釘來固定、加固柱子梁架的鐵箍和鐵鋦子也需要釘子來固定,而像窗戶、隔斷、花罩等小木作裝修構件,釘子的使用更是數不勝數。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張圖片
    修繕中的古建筑

    以中國古代木構建筑的代表——太和殿為例,我們看一看它是如何使用釘子的。

    首先,運用釘子最多的地方無疑是瓦作部分。

    太和殿屋頂上鋪設的上萬塊琉璃瓦十分沉重,加之內凹的屋頂曲線會使瓦片更加容易滑落,所以不得不運用瓦釘固定琉璃瓦以防止下滑。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4張圖片
    古建筑中常用的琉璃瓦釘

    瓦頂上檐共有三排,下檐有一排,不過我們平時不能直接看到它們,我們只能看到半圓形的琉璃瓦頂帽。正脊兩端的鴟尾由十三塊琉璃構件組成,同樣需要銅鎏金的鐵釘(組成扒鋦子)來固定,拴住鴟吻的鐵鏈也需要用鐵釘釘入望板固定。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5張圖片

    屋瓦之下,靠近屋檐邊緣的椽子與飛子要使用釘子來固定在檁條或角梁之上,子角梁和角梁銜接的部位也需要通過釘子來固定。在屋頂內部的梁架部位,盡管大量使用榫卯結構,但釘子仍然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6張圖片

    太和殿在康熙年間重建之時,大木料十分稀缺,因此大量采用了小木料拼合而成的梁架以及柱子。

    拼合梁柱需要鐵箍,而鐵箍又需要釘子來將其固定在拼合梁柱之上,沒有它們,這些作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柱梁很有可能因為壓力的作用而變形、脫榫。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7張圖片
    太和殿內部金柱,可見包鑲的做法

    除了以上這些,太和殿的一些小木作裝修同樣使用了很多釘子。如太和殿隔扇隔心部位的菱花紋是采用一條直欞與兩條斜欞相互套接組成的。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8張圖片
    太和殿隔扇菱花紋、面頁、天花板、鐵鉤

    相交部分需要使用鐵釘來固定;隔扇下部的金屬面頁需要用釘子固定在木質隔扇之上。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9張圖片

    太和殿室內的天花以木格柵為骨架,隔柵相交處需要運用釘子固定。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0張圖片
    太和殿天花

    而整個天花又是采用鐵鉤從梁架上吊裝的,這些鐵鉤同樣需要用釘子釘在大梁之上。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1張圖片
    太和殿天花吊鉤

    到這里,我們已經了解到了太和殿有十處需要運用釘子的地方,但實際要用釘地方只會更多。

    我們再看一看奈良法隆寺這座繼承了中國南朝建筑風格、堪稱東亞最古木構的建筑是如何使用釘子的。法隆寺金堂與五重塔上都使用了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釘子: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2張圖片

    用于木構件上的有將椽子釘在檁條上的椽釘、將長押固定在柱子上的大釘子、塔心柱上下兩段之間接榫處的長達一尺三寸(約40厘米)的大釘子等;用于固定其他構件的有防止屋瓦滑落的瓦釘、將金屬片固定在垂木和尾垂木上的釘子、固定金屬塔剎各個構件的釘子等等。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3張圖片

    可以說,釘子固定住了法隆寺很多重要的木構件,沒有這成百上千顆釘子,法隆寺便無法被建造起來。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4張圖片

    也由此可知,東亞木構古建筑使用釘子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傳統,并且在法隆寺開始建造的七世紀就已經完全成熟。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5張圖片

    太和殿與法隆寺的情況僅僅是東亞木構建筑使用釘子的情況的一個縮影,實際上,一座東亞大木構完全不使用釘子而只用榫卯,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些木構建筑的釘子隱藏得比較好,如果不仔細觀察或拆解開來可能發現不了,但絕不會不用),只有類似于轉輪藏一類的小木作才有可能做到。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6張圖片
    正定隆興寺轉輪藏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7張圖片
    指林寺大殿梁架


    對于大木構來說,“不用釘子”的說法必須嚴格限制于斗拱、梁頭等局部構件上面,只要聽到有人在說某個大木構不用一顆釘子,都可以認為是不切實際的——但如今這竟然成為了很多人的“共識”。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8張圖片
    古建筑梁架



    釘子進化史


    得益于金屬冶煉技術的早熟,早在中國木構建筑體系尚未成熟之際,鐵釘以及其他的金屬構件就已經開始運用于建筑當中了。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19張圖片

    從周代開始,中國的高等級建筑普遍使用瓦件,為了防止屋瓦下滑,瓦頂是必不可少的加固措施。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0張圖片
    東周出土的瓦釘

    西周時期的瓦釘為陶制,到了戰國時期的燕下都遺址以及秦咸陽宮遺址中,就已經出土了鐵制的椽釘以及瓦釘。

    我們更為熟悉的可能是杜牧名篇《阿房宮賦》中對于阿房宮“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钡拿鑼,雖然杜牧對于阿房宮的描寫幾乎全為想象,阿房宮本身也從未建成,但這一句話卻生動地表現了秦漢時期大型宮殿對于釘子的使用之頻繁。

    宋代的《營造法式》卷二十八更是專門有《諸作用釘子料例》一篇,其中詳細介紹了北宋建筑中釘子的使用情況: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1張圖片

    根據所用位置,可以分為門釘、椽釘、角梁釘、瓦頂、箍釘等;根據大小尺寸和形狀的不同,可以分為蔥臺頭釘、猴頭釘、卷蓋釘、圓蓋釘、拐蓋釘、蔥臺長釘、兩入釘、卷葉釘八種。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2張圖片
    營造法式卷二十八原文

    宋代以后的建筑,用釘的部位大致相同,但釘子的數量和品種有所增加。特別是到了清代,大木料已經十分稀缺,因此在官式建筑中常見用鐵箍將木料拼合成粗大木料的做法,使得箍釘的使用頻率達到了一個頂峰。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3張圖片
    拼合梁柱做法:以普寧寺大乘閣為例

    隨著中國古建筑的發展,一部分釘子在發揮其原有的功能外,也開始具有了裝飾性功能。

    比如明清官式建筑為了美化山面,多在博風板外皮相對桁檁位置處,裝釘“梅花釘”作為點綴的裝飾構件。

    這是一種每個直徑4cm至12cm的釘帽,依建筑規格和博風板寬窄選用,七個為一組,呈六角形排布,仿佛梅花的形狀。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4張圖片
    官式建筑山面的梅花釘

    在明清官式建筑中,釘帽也是一種富有裝飾性的構件。用于屋頂上面固定屋瓦的被稱為瓦頂帽,一般做成半球形、琉璃制,排列于檐口部位,成為官式建筑中富有的瓦件之一。

    還有一部分用于門上,作為門釘的頂蓋,現存最早的實物即為唐代佛光寺東大殿的板門門釘。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5張圖片

    明清官式常用的是鎏金頂帽,與朱紅色的大門相映成趣,十分美觀,并且具有象征等級的作用。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6張圖片

    如故宮各個大門的門釘是橫九路、豎九路,共有九九八十一個釘,通過作為陽數之極的“九”來彰顯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7張圖片
    故宮太和門門釘

    明清官式建筑屋頂上常見的神獸,最初的功能據研究也是為了保護屋脊上的釘子。

    因為屋脊是屋面兩個坡的交線,這個位置用來粘瓦的泥巴一般非常厚且松軟,瓦放在泥巴上容易產生下滑。為了防止瓦下滑,古代工匠常常用釘子來固定該部位的瓦。

    然而,裸露的釘子很容易在空氣中生銹,因而工匠便需要使用頂帽來保護釘子,這個帽子的造型就是不同形象的神獸。

    久而久之,神獸逐漸與屋脊部位的瓦件連成一體了。由于故宮的古建筑屋頂有等級的,因而又通過神獸的數量來體現建筑的等級,神獸的數量越多,則建筑等級越高。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8張圖片
    脊獸特寫

    在日本古建筑中,釘子常常與山面的金屬裝飾配合使用。桂離宮古書院山面部位的“切懸魚”,就在釘子的周圍裝有菊花和樹葉紋飾的金屬片,既掩飾了不太美觀釘子,又增強了懸魚的裝飾性。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29張圖片
    桂離宮切懸魚



    “不用釘子”與榫卯神話


    與“中國古建筑不用一顆釘子”相應和的,一般還有下一句話“這體現了中國古人獨特而偉大的智慧”,將“不用釘子,只用榫卯”當成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最偉大的成就。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0張圖片
    能體現榫卯高超技藝的藻井

    反過來說,公眾所知的是“中國古建筑僅用榫卯,不用釘子,而與中國古建筑相對的西方古建筑體系,僅用釘子,不用榫卯”,但這同樣是一種廣為流傳的錯誤觀念。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1張圖片
    中國古建筑中的榫卯

    實際上,“不使用釘子”的榫卯結構不僅為中國或者說東亞所獨有,在世界各地的木結構建筑中,大多都能見到榫卯結構的使用。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2張圖片
    西方木構榫卯

    以我們熟悉的歐洲古建筑為例,雖然歐洲的紀念性建筑(教堂、宮殿等)往往采用磚石來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但民居建筑仍然普遍使用木結構,使用榫卯是歐洲古代木匠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3張圖片

    歐洲最早榫卯實物發現于德國東部一系列早期水井中,如德國Altscherbitz出土的木構水井就有約7000年的歷史,采用了“井”字形的榫卯結構,與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榫卯結構——余姚河姆渡房屋遺址的年代大致相當。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4張圖片
    德國木構水井

    在埃及吉薩金字塔群附近還發現了一條名為“胡夫船”的隨葬船,距今已有4500年的歷史。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5張圖片

    在這條船的木板上考古學家發現了榫眼和榫縫,證明以建造巨石建筑著稱的古埃及人也掌握著榫卯營造技藝。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6張圖片
    胡夫船

    除此之外,我們在歐美常能見到的采用原木建造的井干木屋,實際上也是一種較原始的榫卯結構,是人們對于榫卯最淺顯的理解和運用。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7張圖片
    歐美井干式木屋

    隨著建筑技術的進步,歐洲古建筑也開始大量運用釘子,但榫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工匠們的必備技能。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8張圖片

    在一本介紹瑞士傳統木屋的書中,就描繪了當地工匠是如何在建造木屋時使用榫卯的。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39張圖片

    到了19世紀的工業化時代,全依賴釘子而不使用榫卯的輕木結構房屋才大量出現,以節省昂貴的人工勞力。

    可以說,與中國一樣,榫卯也伴隨了西方木結構古建筑發展的始終。即使到了現代,歐洲部分地區的木匠仍然傳承者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榫卯技藝,并且有著數量不亞于中國的榫卯樣式,在制造家具和新建、修繕一些房屋時仍會使用。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40張圖片
    現代木構中的榫卯



    三省吾身


    通過閱讀以上的部分,我們已經了解到中國古建筑并非不用一顆釘子,榫卯的營造技藝也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

    那么,這一流布甚廣的謠言是如何產生并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的呢?

    可以明確的是,在我國古代肯定沒有這種說法,因為在一個幾乎所有建筑都采用者傳統木結構的時代,并不需要去標榜“不用釘子”的神話而去彰顯木結構的”優勢”。

    直到近現代,西方建筑與中國(或者說東亞)木構建筑產生激烈碰撞,“大量使用釘子”的西方建筑傳入東亞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這樣的觀念。

    實際上,最早描述東亞木構古建筑“不用一顆釘子”的正是一些外國文獻,美國近代漢庭頓日本園林的檔案中就有多處關于日本建筑“不用釘子”的記錄。

    到后來,這樣一種觀念反過來被一些本土的匠人和學者所接受,但此時的流傳范圍還是很小的。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41張圖片
    漢庭頓日本園林

    在《編木拱橋·技術與社會史》一書中,作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20世紀初,一位有著驕傲的職業自尊的日本匠人——河合東一郎,來到美國為漢庭頓建造日式園林建筑。

    在當時,美國普遍流傳著日本(包括中國)建筑“不使用釘子”的神話,河合因此便被這樣一種關于他職業傳統的神話所“挾持”,從而在建造一座“圓月橋”的過程中避免使用鐵釘,嘗試只使用榫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由于榫卯節點的脆弱性,這座橋可能在建成后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垮塌了。

    圓月橋倒塌之后又被漢庭頓園林的工作人員自行組裝起來,這一次應當使用了釘子來加固。在二戰后的一次重建中,圓月橋木構件之間的連接使用了工業釘,因此得以結構安全地矗立至今。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42張圖片
    圓月橋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的說法在國內開始變得廣為人知,并被大眾廣泛接受,應該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才發生的事情。

    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國仍然是一個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國家,鄉村仍然是國內大多數人生活的場所,他們的居住的還是傳統的木結構民居,與千百年來并無太大差別。

    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城市化進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城市人口占到了總人口一半以上。

    出生在、成長在、工作在這座鋼筋水泥森林中的人們,逐漸喪失了對傳統建筑的基本常識,古建筑與普通人的距離越來越遙遠,這就為錯誤觀念的廣泛傳播提供了土壤。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43張圖片
    現代城市包圍中的古建筑

    國內的景區、導游以及各種媒體,對于這種錯誤觀念的廣泛流傳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責任,他們有時可能是因為真的不了解,有時可能是出于某些原因而刻意夸大事實,但這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以古建筑景區為例,他們常將“中國古建筑不用一顆釘子”作為標榜自身獨特之處的的最大“法寶”,以此吸引游客,但如果不是知錯而為,只要咨詢一下有經驗的古建專家和木匠師傅都可以避免這種錯誤。

    從國內近幾十年的發展來看,“不用釘子”最早是用于形容斗拱等純粹運用榫卯的建筑部位,以及一些傳統家具,后來逐漸擴大為形容整座古建筑。雖然這種錯誤觀念在國內流行的時間并不長,但產生的影響似乎比同樣存在這種謠言的日韓更為深遠。



    實事求是


    對于“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的梳理與反思,以及對于世界其他地區榫卯技藝的介紹,實際上也是加深我們對于中國古建筑認知的一個好機會。

    中國的木構建筑在世界范圍內可能并不像我們以前想象的那般獨特,古人的榫卯技藝也并非神乎其神,甚至達到了“今天已經無法企及”的地步”——實際上它只是在那個時代一種較為經濟和符合建筑技術發展路徑的選擇。

    從建筑技術的發展路徑來看,在木構建筑中使用鐵釘也并不是什么值得羞恥的事情,相反,這是一種先進建筑技術的表現。

    古建筑中加固木構件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即捆扎、榫卯與金屬構件,隨著人類生產水平的提高而依次出現。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44張圖片

    人類最為原始的房屋僅用木材、竹材、茅草、泥土等可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的材料便能建造完成,結構簡單,規模狹小,建筑構件相交之處采用藤條、茅草來捆扎便可固定。直到現在,西南地區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民居仍然在采用這樣的節點處理方式。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45張圖片
    云南少數民族的民居仍然采用捆扎的建造方式

    后來隨著建筑規模的擴大,結構趨于復雜,僅靠捆扎的方式已經無法讓整個建筑穩定了,必須采用更為牢固的一種節點處理方式——榫卯,于是它在新石器時代被我們的祖先所發明。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46張圖片
    余姚河姆渡遺址中的榫卯

    榫卯這種木構節點處理方式充分利用了木材的優良特性,確實是古人一種極為智慧的創造,但是木構建筑仍在進一步發展,從新石器時代榫卯出現開始,又有越來越多的新材料、新構件被添加進來(如陶瓦),建筑規模進一步擴大。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47張圖片
    余姚河姆渡遺址中的榫卯

    這樣一來即使是性能優良的榫卯也無法將這些構件全部組合在一起,必須依靠釘子這種剛性的加固構件了。恰好在此時冶鐵技術有了飛躍式發展,使得鐵釘在建筑中的大量使用成為可能,成為一種東亞木構建筑中綿延兩千多年的傳統,也是對榫卯結構的有益補充。

    如果不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冶鐵技術的飛躍式發展,沒有鐵釘的廣泛應用,中國木構建筑也不可能有日后那樣輝煌的成就。

    也就是說,鐵釘是與榫卯相互成就的,它的存在并不會令中國古建筑蒙羞,而是我國古人先進的生產工藝與靈活的建筑技術的體現。


    -參考文獻-

    新知《建筑榫卯》劉妍
    《太和殿》周乾
    《法隆寺:日本國寶級木造建筑》西岡常一等
    《桂離宮:日本建筑美學的秘密》齋藤英俊等
    《編木拱橋·技術與社會史》劉妍
    《營造法式解讀》潘谷西,何建中
    《中國古建筑名詞圖解辭典》李劍平
    《中國古代木樓閣》馬驍
    《筑巢——云南特有少數民族建筑影像記錄》劉志安等


    -END-

    文案編輯丨鴻慈永祜
    圖片來源丨鴻慈永祜


    中國古建筑不用釘子?謠言!第48張圖片

    【專筑網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站注明“來源:專筑網”的所有內容版權屬專筑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專于設計,筑就未來

    無論您身在何方;無論您作品規模大;無論您是否已在設計等相關領域小有名氣;無論您是否已成功求學、步入職業設計師隊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創意、有能力,專筑網都愿為您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

    投稿郵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專筑投稿?

    掃描二維碼即可訂閱『專筑

    微信號:iarch-cn

    登錄專筑網  |  社交賬號登錄:

     匿名

    沒有了...
    評論加載中,請稍后!

    設計頭條 (4172 articles)


    建筑 (12626 articles)


    古建筑 (106 articles)


    中國 (2861 articles)


    木結構 (46 articles)


    榫卯 (17 articles)



    日本免费高清线视频|欧美破苞系列二十三破除|日本理论片在线看2828|亚洲国产欧美日韩|FREE 性欧美1819HD

  • <var id="3e83h"></var>
  • <optgroup id="3e83h"></optgroup>